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联
(更新时间:2020年1月)
主席:李华星
副主席:颜爱铭
秘书长:肖筱
办公室主任:
李华星
李华星,男,汉族,1970年4月出生,湖北长阳人。中共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历任长阳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县文化体育局党委书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2019年3月起兼任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颜爱铭
颜爱铭,男,1973年出生,湖北长阳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宜昌市作协理事。现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县作协主席。
1989年,征文《强者》获省二等奖,同年诗作《门槛·担子》《不能不重看牛的生活》等在《春笋报》发表并获优秀奖;在武汉读书期间任??队碇蟆繁嗉托L卦纪ㄑ对?,毕业时给母校留下一册诗歌散文合集《南国雨》;1993年散文《都市蛙鸣》在市《西楚文学》发表;2000年在《中国青年报.榕树下》发表作品;2001年加入宜昌市作协会员;2002年起独办报纸《招徕河之声》;2003年在荆楚网汉网宜昌文坛武汉文坛等任版主,现代诗、藏头诗、散文等多见诸于报刊网文。鲁迅文学院2007第29期民族班学员。
肖筱
肖筱,女,1971年出生,湖北长阳人。现任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联秘书长。
先后在《北京文学》《民族文学》《大西南文学》《长江文艺》《芳草》《散文百家》《岁月》《中国诗歌》《边疆文学》《长江丛刊》等期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80多万字。出版有诗集《如期之约》、散文集《流淌》,与人合编著有专著《巴土长阳》《土家民歌》《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长阳卷》。多篇散文入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文苑.经典美文》和初、高中语文课外读物等多种选本。近年尝试音乐文学创作,有近百首歌词、曲艺(长阳南曲)在县以上舞台演出,十多次在省、市行业文艺汇演中获创作奖。歌曲《天保工程之歌》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天保工程公益性宣传曲目并被拍摄成MTV播放,歌曲《老家的火塘》获湖北省“春满楚天”地方文艺展播最佳原创奖,歌曲《依靠》在2016“大爱宜昌”慈善晚会演出,并被青年歌唱家操奕恒收入以其命名的新专辑《依靠》。
一、组织沿革
1989年7月11日至12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68人,特邀代表10人,列席代表35人?;嵋樘〔⑸笠榱斯ê裼鸫砦牧锉缸樗鞯摹段比傥蚁孛褡逦幕乱刀芏贰返墓ぷ鞅ǜ妫⑼ü恕冻ぱ敉良易遄灾蜗匚难б帐踅缌匣嵴鲁獭?,依照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文联委员会,委员37人,名誉委员9人,龚厚羽当选为主席,陈民洪、盛顺锦、刘勋一当选为副主席,秘书长由盛顺锦兼任。后因工作变动,由郑家喜、刘喜一分别于1990年、1996年接任文联主席,增补周立荣为文联副主席。文联下设文学工作者协会、音乐工作者协会、舞蹈工作者协会、戏剧曲艺工作者协会、民间文艺工作者协会、摄影工作者协会、书法工作者协会、美术工作者协会8个协会,会员210余名。
1997年5月25日至26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大会代表92名,县委书记谭徽在、县长谭卫国、副县长聂德媛分别在会上发表题为《繁荣文学艺术,争创文化明县》、《坚持文艺与经济两手抓》和《努力把握时代脉搏,创造长阳文学艺术事业新辉煌》的重要讲话。听取和审议了上一届文联所作的《根植民族厚土,繁荣时代文艺》的工作报告,修改了文联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文联委员会委员39人,名誉委员10人,刘喜一当选为第二届文联主席,后由周立荣、向祖文接任主席。周立荣,陈民洪、刘勋一、温新阶当选为副主席,刘志敏为秘书长。在文联原有8个协会的基础上 ,增加了清江奇石、诗词、杂文、影视、新闻工作者协会5个组织,文联所属协会达到13个,会员达450余人。
此后,周立荣(1998——2000)任文联主席(兼文体局副局长)。
2003年8月28日至29日,召开了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25人,特邀代表18人,列席代表15人,县委书记王新祝在会上发表题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再铸我县文艺事业发展新辉煌》的重要讲话,听取并审议了向祖文代表上届文联所作的《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努力开创长阳民族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修改了文联章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文联委员会委员43人,县委副书记刘爱党在第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了重要报告。向祖文当选为文联主席,覃万勤、刘志敏、陈哈林当选为副主席,秘书长由陈哈林兼任。文联取消了原有的杂文工作者协会,新增了民族器乐协会,合并了美术、书法工作者协会以及新闻、影视工作者协会,文联所属协会组织11个,会员480余名。
2004年2月,胡世春接任文联主席,先后新增陈孝荣、杨小强、田玉成、刘小平为副主席。其中杨小强、田玉成为兼职。办公地点设在文化局。
2006年9月,陈哈林接任文联主席,先后新增覃全、肖筱(兼)为副主席,方秉望为秘书长。
2013年10月,长阳文联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正式代表157人。陈哈林当选主席,陈孝荣、刘志敏、肖筱、杨小强为副主席,方秉望任秘书长。文联所属协会增加到14个,有会员521人。
二、会员发展情况
?。ù钩洌?/p>
国家级协会会员:
1、中国作家协会:刘小平、习久兰
2、中国音乐家协会:刘勋一、陈民洪
3、中国舞蹈家协会:覃发池
4、中国曲艺家协会:陈民洪、袁新秀(女)、周立荣、刘勋一
5、中国民家文艺家协会:龚发达、萧国松、孙家香
6、中国书法家协会:杨小强
省级协会会员:
1、省作家协会:龚发达、萧国松、肖筱(女)、张念国、邓德鼎、陈孝容、刘小平、蔡梓三、 陈哈林、 彭绪洛、李瑜(女)、杜强、李靖、何新华、熊丹北
2、省音乐家协会:刘勋一、何凤玲(女)、汪安全、罗厚雄、周晓春(女)、曾令娥(女)、高翔
3、省舞蹈家协会:冉一三(女)、刘丽华(女)、张爱军、韩华(女)、戴曾群、张晓燕(女)、郑亚妮(女)、周兆莲(女)、覃发池
4、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刘勋一、田玉成、刘明春、刘思安、萧国松、龚发达、覃万馥、戴曾群
5、省曲艺家协会:刘明春、袁新秀(女)、高翔、龚发达、谭宗兰(女)、刘勋一、覃万勤、曾令娥(女)、
6、省摄影家协会:刘志敏、龚发达、杜相林、霍华
7、省书法家协会:杨小强
8、省美术家协会:杨小强、杜小一
三、创作成果和主要活动
县文联成立以来,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以“联络、协调、指导、服务”为主要职责,全面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发挥文联组织及文艺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凝聚力量,团结奋进,共创文学事业辉煌。从1989年至2006年间,出版各类专着120多部,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作品200余件,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的作品300余件,在省以上刊物(舞台)发表(演出、展览)的作品近900件,长阳的文学艺术创作呈现出繁荣的局面,加入省级各文艺家协会60人,15人加入国家级各文艺家协会,现有11人。(待补充)
县文联先后与省作协、武汉市文联、《人民文学》杂志社、《三峡文学》杂志社等多家省市单位联合举办各种笔会、联谊会10余次,广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1992年4月,与宜昌文联联合举办了大型“民族文化笔会”,来自北京、安徽、山东及本省市的60多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和新闻工作者汇聚长阳,开展“写长阳、画长阳、吟长阳”的活动,给长阳留下了大批珍贵墨宝。仅1996年,活动就达3次之多。7月与《古今传奇》杂志社在清江白云山庄召开读者座谈会;8月与《芳草》杂志社联合召开首届儿童文学笔会,成为推动我县儿童文学创作的新起点。10月,与三峡画院在渔峡口镇举办“长阳清江温泉书画笔会”。2001年8月,与《今古传奇》杂志社联合举办了清江笔会,来自全国各地近30位作家参加了笔会,并成立了《今古传奇》清江创作基地;10月与武汉市作协联合举办了为期近30天的长篇小说创作笔会,邀请了18位全国知名作家,创作中长篇小说10余部。2002年5月,与省作协联合召开了长篇小说创作笔会,并成立了湖北省作家协会长阳文学创作生活基地;7月邀请省摄影家协会来长阳帮助设立了清江摄影创作基地。此外,还协助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实地拍摄了《清江梦》(1992年)、《清江大移民》(1997年)、《情歌乐园》(2001年)、《巴人故里——长阳》(2002年)等宣传长阳、宣传清江、宣传巴土文化的专题片。
县文联还曾与县民委、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委宣传部、榔坪文化站、资丘文化站等多家单位主办、联办各种笔会、摄影比赛、演讲比赛、歌吟比赛、文艺座谈、知识竞赛等活动30余次。并多次派业务骨干到长阳电大、龙舟坪中学、乐园中学等10多所学??刮难Ы沧⑴嘌难氯恕?/p>
长阳县文联成立之初便创办了综合性文学刊物《长阳》(鄂宜图内字第24号),主编陈洪、副主编萧国松、刘明春?!冻ぱ簟饭渤霭?期,发表作品约计90万字。1993年1月,《长阳》更名为《清江潮》(鄂内刊字第666号),历任主编为张念国、陈洪、周立荣,副主编为盛顺锦、周立荣、刘志敏?!肚褰薄饭渤隹?1期,发表作品约210万字。1998年1月,经湖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清江潮》更名为《土家族文学》(鄂内刊字号)。1998年至2001年:主编张念国,副主编周立荣;2002至2003年:主编张念国,副主编周立荣、向祖文;2004年:主编胡世春,执行副主编陈哈林,副主编覃万勤、刘志敏、陈孝荣;2005年:主编胡世春,执行副主编陈哈林,副主编刘志敏、陈孝荣。(待补充)
《土家族文学》以“民族意识、巴人风采、时代精神、 大家气派”为办刊宗旨,面向全国570万土家族人民。广泛联络了一大批土家族作家,由时任县委书记、县长任编委会主任。截止2006年3月,《土家族文学》出刊33期,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报告文学等文学作品300多万字。其中不少作品被《十月》《大家》《民族文学》《山花》《花城》《长江文艺》《芳草》《朔方》等刊物转载。(待补充)
重要活动——
1989年5月,邓邦国随“中国湖北民间艺术团”赴民主德国参加新闻节演出。
1992年4月,与县民族文化研究会、宜昌地区文联联合举办“民族文化笔会”,来自北京、安徽、山东及本省市的60多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和新闻工作者汇聚长阳,开展“写长阳、画长阳、吟长阳”活动。
1996年7月,与《今古传奇》杂志社在清江白云山庄召开读者座谈会。8月,与《芳草》杂志社联合召开首届儿童文学笔会。10月,与三峡画院在渔峡口镇举办“长阳清江温泉书画笔会”。
2001年8月,与《今古传奇》杂志社再次联合举办清江笔会,参加笔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位作家,会间成立了《今古传奇》清江创作基地;10月,与武汉市作协联合举办为期30天的长篇小说创作笔会,全国18名知名作家住长阳创作。
2001年9月,与宜昌市文化局、长阳县文化局联合举办“长阳民俗文化摄影日”活动?!吨泄毡ā飞阌安恐魅瓮跷睦?、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会长刘蕾、《中国青年报》摄影部主任贺延光及省市县10多名摄影家汇聚长阳,重点拍摄了土家跳丧、长阳南曲、花鼓子、长阳巴山舞等民俗艺术作品。
2002年5月,与湖北省摄影家协会、清江开发公司联合举办为期两天的“清江长阳”摄影采风活动,共有来自省内外摄影家40多人参加,拍摄了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及清江水电工程建设的大量作品,并挂牌成立了湖北省摄影家协会长阳摄影创作基地。
2007年10月,参与组织中央电视台《新视听》特别节目“山歌好比清江水”大型歌会活动。中央电视台朱军、董卿、张泽群、管彤担任节目主持,着名歌唱家李双江、李谷一、谭晶等20多名全国知名歌手云集长阳。歌会采用主队客队摆擂台、嘉宾助阵的方式进行,长阳歌手王爱民兄弟、彭汉洲、曾令娥、覃莉及10多名民间艺人同台竞技,展示土家山歌风采。本次飙歌大赛是央视首次在土家族地区举办的顶级文艺盛会。央视三套《新视听》分上、下两集隆重推出,此后又三次重播。
2010年4月,特邀上海市作家协会采风团一行17人来长阳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创作采风、考察土家文化活动。这是一次大都市与土家山寨、黄浦江与清江密切沟通的文学联姻活动。
2010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开展创建申报“中国观赏石之乡”活动,由县奇石协会具体承担。8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观赏石之乡”全国评审会议上,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摘得“中国观赏石之乡”桂冠。
2011年5月,由《散文百家》、《散文选刊》、《时代文学》等文学刊物编辑、作家组成的采风团一行8人到长阳进行了为期5天的采风活动,并与长阳作家作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1年5月,参与组织举办“湖北名歌大家唱·唱响长阳”暨“灵秀湖北”全国着名词曲作家“走湖北、写湖北、唱湖北”采风活动启动仪式。方石、贺沛轩等23名全国着名词曲作家参加演唱,着名词作家车行现场为长阳献词《谁来谁说好》。
2012年,县委决定申报创建 “中华诗词之乡”活动。该活动由县文联牵头,县诗词协会具体实施。历时一年,2013年8月,中华诗词学会授予长阳“中华诗词之乡”称号。
2013年9月,参与组织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长阳清江画廊旅游度假区巡演”活动。长阳民间乐队与澳大利亚“电声飞扬”摇滚乐队、西班牙胡莉娅·格雷格斯弗拉明戈舞团、蒙古国国家歌舞团、捷克萨拉吉卡舞蹈团同台献艺。
县文联因工作成绩突出,自1992年起,先后十余次多次受到上级文联的表彰。(待补充)
获奖——
1990年,杜小一的油画《土家新娘》参加湖北省第七届美术作品展,获铜奖,并入选全国美术展。
1992年,县文联被湖北省文联授予“湖北省地市州县文联先进单位”称号;
1994年,陈民洪的长阳南曲《咏梅》获全国群星奖优秀奖。舞蹈《送祝米》(朱绚云编舞,刘勋一编曲)获楚天群星奖二等奖。
1994年,县文联被宜昌市文联评为先进单位;
1995年,大型土家婚俗系列歌舞剧《土里巴人》(陈民洪编剧)赴兰州参加全国五艺节,获全国第五届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第五届文化编导奖。
1995年,周立荣中短篇小说集《山骚》获宜昌市首届屈原文艺创作奖。
1995年,县文联被湖北省文联授予“1992年至1994年度地市州县文联先进集体”称号;
1996年,长阳南曲《周总理视察三峡》(刘鸿川词,刘勋一曲)获湖北省第七届百花书会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舞蹈《擂》(袁新秀、冉一三编舞,陈民洪作曲)获全国群星奖优秀奖。
1997年,《昭君别乡》(刘鸿川、陈金祥词,陈民洪编曲,袁新秀表演)获全国群星奖铜奖。
1999年,长阳南曲《巴山女》(周立荣作词,陈民洪作曲)参加湖北省第八届百花书会,获一等奖。
1999年,被省人事厅、省文联表彰为“1996年至1998年度湖北省文联系统先进单位”;
2000年8月,长阳巴山舞参加湖北省“楚天群星奖”比赛,获优秀奖。
2000年12月,长阳巴山舞参加全国第十届“群星奖”广场舞决赛,获金奖。
2000年,刘小平诗集《鄂西倒影》获首届湖北文学奖。
2001年8月,长阳南曲《巴山女》(周立荣作词,陈民洪作曲)获湖北省第十一届“楚天群星奖”铜奖。12月,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优秀奖。
2002年,覃发池的论文《从巴山舞的产生看民间舞蹈的继承与创新》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铜奖;刘小平的长诗《救救妹妹》获第十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银奖。
2003年,长阳南曲《小康路上》(周立荣作词、刘勋一作曲)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银奖。
2003年,《土家族文学》荣获湖北省文联系统第三届(2000—2003)优秀文艺报刊奖。同年,县作协被省人事厅、省作协评为“湖北省作协系统先进单位”;
2004年,少儿舞蹈《土家幺妹学哭嫁》(周兆莲编舞)获湖北省楚天群星奖优秀奖。
2004年12月,县文联被宜昌市文联评为“全市文联系统2003—2004年度先进单位”;
2005年,10卷本、220万字的《巴土文化丛书》获第二届湖北图书奖。
2005年,长阳南曲《白胡子唱老》(牟廉玖词,刘勋一曲,刘丽华、徐广武编导)获湖北省第十届百花书会创作一等奖。
2005年,刘小平诗集《巴夷山水》获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奖提名奖。
2005年,肖国松的《肖国松寓言集》获第二届湖北少数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
2005年,陈孝荣的长篇小说《英雄无壮举》获第二届湖北少数民族文学奖优秀作品奖。
2005年11月,县文联被湖北省文联授予“湖北省基层文联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称号,同时,还邀请县委、县政府领导在湖北省基层文联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介绍了经验。
2007年,广场舞蹈“土家撒叶尔嗬”获第十四届全国群星奖广场舞蹈比赛最高奖——“群星奖”。
2008年,电视诗歌艺术片《清江倒影》(刘小平诗,尹建平执导)获湖北省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入选作品奖。
2012年,女声表演唱《一个姑儿家》(黄传凤、李煜林作词,方石作曲)获第一届湖北艺术节暨第十五届楚天群星作品奖。
2012年,广场舞蹈“土家撒叶尔嗬”赴甘肃省平凉市参加第九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获艺术节金奖。
2013年,歌曲《清江画廊土家妹》(甘茂华作词,毛成东作曲)获湖北省第八届屈原文艺奖;文学季刊《土家族文学》获第六届湖北文学奖“优秀文学期刊奖”;广场舞蹈“土家撒叶尔嗬”获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 。
?。ù钩洌?/p>
文学作品出版——
1990年,《远去的纸鸢》,诗集,刘小平,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
1992年,《陈竹扬金融诗》,诗集,陈竹扬,农村出版社出版。
1994年,《小雨中的回忆》,散文集,温新阶,(长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获宜昌市首届屈原文艺创作奖。
1994年,陈民洪编着《土家吹打乐》,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1994年,《清江风物记》,散文集,张念国主编,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年,《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湖北长阳卷》,陈民洪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
1995年,《少女的天空》,诗集,刘小平,成都出版社。
1995年,《红磨坊》,散文集,温新阶,成都出版社。
1995年,《对母亲的诉说》,报告文学集,周立荣,中国文学出版社。
1995年,《黑巷》,小说集,温新阶,成都出版社。
1997年,《彭秋潭诗注》,陈金祥、杨发兴,中国三峡出版社。
1997年,《鸿泥集》,诗集,杨发兴,中国三峡出版社。
1998年,民间故事集《孙家香故事集》,肖国松搜集整理,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0年,《桑榆吟存》,诗集,陈廷柏,东方出版社。
2000年,《跨世纪的星辰诗集》,刘小平,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年,《石板街的记忆》,散文集, 陈哈林,中国文学出版社。
2003年,《梦在远方》,散文集,李瑜,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9年,刘小平诗集《鄂西倒影》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2002年,刘小平诗集《巴夷山水》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2004年,肖国松的《肖国松寓言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005年,10卷本、220万字的《巴土文化丛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
2005年,刘小平诗集《巴夷山水》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
2005年,肖国松的《肖国松寓言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2005年,陈孝荣的长篇小说《英雄无壮举》由群众出版社出版。
2005年,刘小平的长篇报告文学《好人李广佳》由长江出版社出版。
?。ù钩洌?/p>
文学作品发表——
《劳动人事助理》中篇小说,原载《漓江》1997年第一期,《小说月报》1997年第2期转载,获得湖北省第四届金凤青年文学奖、宜昌市屈原文艺创作奖,(1998年,1999年。)
《农委主任》,中篇小说,陈孝荣,原载《黄河》1996年第一期,《小说月报》1996年8月转载,获得第四届金凤青年文学奖、湖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奖,(1998年,2001年。)
《民政助理》,中篇小说,陈孝荣,发表于《当代作家》1997年第3期,获得湖北省第四届金凤青年文学奖,(1998年。)
《鄂西倒影》,组诗四首,刘小平,《星星诗刊》1995年11月号头条。
《鄂西倒影》,组诗七首,刘小平,《诗歌报月刊》1998年4月号头条。
《救救妹妹》,诗歌,刘小平,获第十二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银奖,2004年。
《村姑》,短篇小说,陈孝荣,《现代作家》1992年11月号。
《狼狗》,短篇小说,陈孝荣,《延河》1993年12月号。
《犁》,散文,陈孝荣,《延河》1993年5月号。
《清江渔猎》,散文,陈孝荣,《写作》1995年2月。
《铸造》,中篇小说,陈孝荣,《新生界》1998年第2期。
《移民办主任》,中篇小说,陈孝荣,《广州文艺》1997年第12期。
《宣传委员》,中篇小说,陈孝荣,《湖南文学》1997年第11期。
《文化站长》,中篇小说,陈孝荣,《当代小说》1997年第5期。
《招聘干部》,中篇小说,陈孝荣,《小说林》1997年第5期。
《工作同志》,中篇小说,陈孝荣,《长江文艺》1997年第5期。
《没法忘却》,中篇小说,陈孝荣,《广州文艺》1998年第5期。
《司法助理》,中篇小说,陈孝荣,《小说》1998年第6期。
《总支书记》,中篇小说,陈孝荣,《天津文学》1998年第9期。
《粮管所主任》,中篇小说,陈孝荣,《青春》1999年第10期。
《生斋》,中篇小说,陈孝荣,《当代作家》1994年第4期。
《撞断南墙不回头》,散文,陈孝荣,《文学世界》1999年第2期。
《老岩峡渡口》,中篇小说,陈孝荣,《民族文学》2000年第4期。
《女校长王正琼》,中篇小说,陈孝荣,《星火》2001年第5期。
《英雄无壮举》,中篇小说,陈孝荣,《黄河》2002年第2期。
《石头》,中篇小说,陈孝荣,《民族文艺》2003年第11期。
《乡村的天空》,散文,陈孝荣,《少年文艺》2004年第9期。
《大米、村狗》,散文,陈孝荣,《西北军事文学》2005年第6期。
《寻找》,短篇小说,陈孝荣,《短篇小说》2006年第1期。
《前妈》,小小说,陈孝荣,《小小说月刊》2006年第一期。
《温新阶散文小辑》,散文4篇,温新阶,《民族文学》1989年4月号。
《看夕阳的人》,散文,温新阶,《散文选刊》1989年第7期。
《冬日》,散文,温新阶,《民族文学》1989年第4期,《散文选刊》1990年第一期。
《菖蒲溪纪事》,小说,温新阶,《长江丛刊》1990年第1期。
《一隅》,散文,温新阶,《中国校园文学》1990年第1期。
《秀峰桥记》,散文,温新阶,《青年文学》1900年第2期。
《黑巷》,散文,温新阶,《当代作家》1990年第2期。
《隔着窗纱》,散文,温新阶,《散文》1990年第11期。
《背水女》,散文,温新阶,《民族文学》1991年第一期。
《教师世界》,散文,温新阶,《中国校园文学》1991年第4期。
《梅婶》,散文,温新阶,《长江文艺》1991年第6期。
《菜花飘香》,小说,温新阶,《芳草》1991年第11期。
《对视》,散文,温新阶,《朔方》1991年第11期。
《酒殇》,小说,温新阶,《长江文艺》1991年第10期。
《盐池月》,散文,温新阶,《民族文学》1991年第2期。
《板栗树》,散文,温新阶,《青年文学》1992年第1期。
《永远幸?!?,散文,温新阶,《广西文学》1992年第6期。
《竹笛声声》,散文,温新阶,《民族作家》1992年第6期。
《腊狗》,小说,温新阶,《芳草》1992年第8期。
《生命 仁爱 死亡》,散文,温新阶,《朔方》1992年第9期,《散文选刊》1993年第6期。
《幸?!罚⑽?,温新阶,《中国校园文学》第12期。
《兄妹 兄妹和兄妹》,小说,温新阶,《芳草》1993年第1期。
《桃花漆》,小说,温新阶,《当代小说》1993年第2期。
《初春的记忆》,散文,温新阶,《长江文艺》1993年第2期。
《木榨声声》,散文,温新阶,《朔方》1993年第7期。
《星期三情结》,散文,温新阶,《春风》1993年第10期。
《秋韵》,散文,温新阶,《朔方》1994年第5期。
《栀子》,小说,温新阶,《中国校园文学》1994年第6期。
《杏花》,小说,温新阶,《中国校园文学》1994年第11期。
《姨父》,散文,温新阶,《朔方》1995年第7期。
《采葛》,散文,温新阶,《长江文艺》1995年第7期。
《抛梁》,小说,温新阶,《中国校园文学》1995年第7期。
《夜晚的思绪》,散文,温新阶,《中国校园文学》1995年第11期。
《抓赌》,小说,温新阶,《中国校园文学》1996年第7期。
《我的身后是香港》,散文,温新阶,《民族文学》1997年第7期。
《对于秋天的记忆》,散文,温新阶,《朔方》1997年第8期。
《监池水》,散文,温新阶,《民族文学》1991年,获《民族文学》优秀作品奖(1991年。)
《豆芽菜》,散文,温新阶,日本宋庆龄基金会“纪念宋庆龄诞辰100周年”征文一等奖。1994年。
《老皂角树》,散文,陈哈林,《民族文学》1995年第2期,《长江日报》副刊,获《长江日报》民俗征文二等奖,1996年。
《弘歌摇曳资丘》,散文,陈哈林,《人民日报》副刊1997.11.29,获“春笋杯”散文大赛优秀奖。
《倒影峡听音》,散文,陈哈林,《湖北日报》副刊1999.9.3,获全国“机关报世纪杯”散文大赛一等奖。
《马磨河夜歌》,散文,陈哈林,《散文百家》2000年第11期。
《吊脚楼随想》,散文,陈哈林,《民族文学》1993年第11期,获中国散文学会全国文学新人散文奖。
《怀念沙滩》,散文,陈哈林,《山西文学》2004年第2期。
《燕京女子》,散文,陈哈林,《散文百家》2005年第11期。
《沐浴春风的时候》,散文,陈哈林,《长江日报》副刊,获环球精英杯散文大赛一等奖,2001年。
《在没有爷爷的日子里》,散文,陈哈林,《朔方》1999年第5期,获中国散文学会大赛佳作奖1999年。
《绿袖子清江》,散文,陈哈林,《湖北日报》副刊2002.2.1,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优秀奖2002年。
《这个女子不寻?!罚ǜ嫖难?,陈哈林,《人民文学》增刊,获《人民文学》优秀报告文学奖2002年。
《清江绿水碧波漾欢歌》,散文,陈哈林,《人民日报》副刊1997.7.29。
《石板街的记忆》,散文,陈哈林,《人民日报》副刊1994.4.8,《民族文学》1996年5月。
《菩提树下的释迦牟尼》,散文,陈哈林,《人民日报》海外版副刊。
《天永师傅》,小说,陈哈林,《山花》1992.3。
《倒影峡听音》,散文,陈哈林,《黄河》1998年4月。
《透过巴山舞的生命阳光》,散文,陈哈林,《民族文学》2002.12。
《千百双眼睛》,诗歌,肖筱,《大西南文学》1989年第9期。
《两声啼哭》,诗歌,肖筱,《大西南文学》1988年第11期,获《大西南文学》全国少数民族诗歌大赛一等奖,1988年。
《青春舞会》,诗歌,肖筱,《大西南文学》1988年11期。
《诗人》,诗歌,肖筱,《民族文学》1991年第9期。
《旧居、搬家》,诗歌,肖筱,《中国文化报》2003.9.27。
《走在春天的路上》,组诗4首,肖筱,《长江文艺》2003年第9期。
《与水共舞》,散文,肖筱,《长江日报》副刊2003.12.7。
《年:一个村庄的回忆》,散文,肖筱,《民族文学》2005年第3期。
《树叶的家》,诗歌,杜强,《儿童时代》1997年第2期
《山娃子》,诗歌,杜强,《儿童时代》1996年第11期。
《童年记趣》,散文,杜强,《湖北日报》1999.12.17。
《军训》,诗歌,杜强,《少年文艺》2003年3月号。
《无题 舞狮的印象》,诗歌,杜强,《北京文学》1995年6月号。
《写在春天的日记》,诗歌,杜强,《少年文艺》2001年3月号。
《对父亲的恨》,散文舒虹,《北京文学》2006年第1期。
?。ù钩洌?/p>
发表、出版、展出的重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
《土家新娘》,油画,杜小一,1989年参加省第七届美术展,并入选全国美术展,省展铜奖1990年。
《晓露》,国画,杨小强,获得国际青年书画大奖赛(江苏)二等奖,1990年。
《雨趣》,国画,杨小强,获得天马腾飞国际书画精英(无锡)大赛银奖,1990年。
《条幅》,书法作品,杨小强,获得“天龙杯”全国书法精英大赛(浙江)二等奖,1990年。
《条幅》,书法作品,杨小强,获得“全国总工会成立70周年书画大赛”一等奖,1995年。
《土家族发祥地》,摄影画册,张念国主编、刘志敏等摄影、胡晓玲撰文,获省委宣传部“兰光杯”外宣画册三等奖,1998年。
《文化清江》,摄影画册,刘志敏等摄影,湖北美术出版社(2000年),获宜昌市第三届“屈原文艺创作”奖,2000年。
《晨光》,国画,杨小强,获文化部、中国美协美展优秀奖。
《翼望》,美术,邱煜薇,获国际少年恩诺尔美术作品展大奖(最高奖)。
《农家女》,美术,李棠,获国际少年而诺尔美术作品展金奖。
《春天来了》,美术,王力,获国际少年恩诺尔美术作品展银奖。
《清江石》,摄影画册,李道槐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
《清江画廊》,摄影画册,刘光容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年)。
《清江石珍》,摄影画册,李道槐主编,刘志敏、张祖武、覃世本副主编,刘志敏摄影,陈金祥撰文,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年)
《三峡根艺》,摄影画册,曹裕政,湖北美术出版社(2004年),获省委宣传部“兰光杯”外宣画册三等奖(2005年)。
?。ù钩洌?/p>
发表、演出的重要舞台作品:
1990年,《情你喝一杯》,歌曲,刘勋一词曲,王守彪演唱,获全省新人新作比赛二等奖。
1991年,《蚜虫现形记》,少儿戏曲,刘明春,中央电视台播出,获二等奖。
1992年,《乡土情深醉乡人》,歌曲,黄庆洪词,黄庆洪、周晓春曲,获得省民间音乐舞蹈比赛创作二等奖。
1992年,《土家第一军》,电视剧本,肖国松、方戟编剧,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等30多家电视台播出,获中南六省电视剧评选三等奖。
1993年,《昭君别乡》,长阳南曲,刘鸿川、陈金祥词,陈民洪编曲,袁新秀表演,获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创作、表演双一等奖。
1994年,《咏梅》,长阳南曲,陈民洪编曲,获全国群星奖优秀奖。
1994年,《笨牛哥应考》,少儿戏曲,刘明春,载《剧本》,获省第二届少儿戏曲小品展演赛优秀编剧奖。
1994年,《吱喳造房子》,少儿戏曲,刘明春,获全国百优小品赛一等奖。
1995年,《土里巴人》,歌舞剧,陈民洪,获全国第五届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全国第五届文化编导奖。
1996年,《擂》,舞蹈,陈民洪曲,袁新秀、冉一三编舞,获全国群星奖优秀奖。
1997年,《昭君别乡》,长阳南曲,刘鸿川、陈金祥词,陈民洪编曲?;袢盒墙蓖?。
1997年,《周总理视察三峡》,长阳南曲,刘鸿川词,刘勋一曲,获省第七届百花书会创作二等奖、表演一等奖。
1997年,《雏鹰展翅》,少儿戏曲,刘明春,湖北省第三届少儿戏曲展演赛优秀剧本奖。
1997年,《背篓人生》,歌曲,周立荣词,刘勋一曲,获省第三届新人新作音乐创作奖、文化部歌词比赛一等奖。
1998年,《爹是山里男子汉》,歌曲,周立荣词,刘勋一曲,获省第四届新人新作音乐创作奖、文化部歌词比赛一等奖。
1998年,《山沟沟山寨寨》,歌曲,周立荣词,汪安全曲,获省新人新作比赛一等奖。
1999年,《梦中的清江河》,歌曲,田云静词,汪安全曲,获省创作歌曲评选三等奖。
1999年,《巴山女》,长阳南曲,周立荣词,陈民洪编曲,歌舞剧团、文化馆表演,获省第八届百花书会一等奖。
《童心》,长阳南曲,刘鸿川词,刘勋一曲,获省第八届百花书会小百花一等奖1999年。
《土家裙铃舞》,舞蹈,张小燕编舞,汪安全曲,获全国大学生文艺汇演优秀创作奖,1999年。
《虎王山下的故事》,少儿戏曲,刘明春,获省第四届少儿戏曲展演赛优秀剧本奖,1999年。
《响铃裙》,舞蹈,张小燕编舞,获全胜创作奖,1999年。
《山骚》,舞蹈,周立荣词,刘勋一曲,张小燕编舞,获省第四届新人新作比赛音乐优秀创作奖,(2000年。)
《清江河》,歌词,周立荣,获中央电视台“西部放歌”新歌大赛一等奖,2000年。
《长阳巴山舞》,舞蹈,覃发池、黄传凤等编导,刘勋一、汪安全等曲,县文化馆表演,获全国第十届群星奖广场舞金奖,(2000年。)
2001年,《巴山女》,长阳南曲,周立荣词,陈民洪编曲,歌舞剧团、文化馆表演,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优秀奖。
《骂媒》,舞蹈,王守彪、覃艳、杨冰冰、李绪华、覃冬临等表演,获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三等奖(2001年。)
《清江河》、《我的土家族》,歌词,周立荣作词,获省新人新作比赛一等奖,2001年。
《土家吊脚楼》,歌曲,牟廉玖词,万首曲,曾令娥演唱,获新世纪美尔雅杯、湖北民歌电视大奖赛优秀歌手奖,(2001年。0
《晚饭》,剧本, 肖国松,获湖北省新剧本奖,(2001年。)
《山里人、大黄词》,独唱,刘刚演唱,获省第四届音乐、舞蹈、曲艺新人新作比赛优秀声乐新人奖,(2001年。)
《满江木排满江歌》,独唱,刘刚演唱,获全国第十届青年歌手电视大赛湖北赛区专业组总决赛优秀奖,(2001年。)
《我的土家族》,歌曲,汪安全、周立荣词曲,获省第四届新人新作比赛音乐创作奖(2002年。)
《打的鲤鱼跳龙门》,民歌,覃春波、李国三演唱,获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最佳风格奖,(2002年。)
《三里人》,歌曲,周立荣词,刘勋一曲,刘刚演唱,获湖北省第四届新人新作比赛优秀声乐创作奖,(2002年。)
《山骚》,舞蹈音乐,汪安全、刘勋一曲,获湖北省第四届新人新作比赛舞蹈音乐创作奖,(2002年。)
《小康路上》,长阳南曲,周立荣词,刘勋一曲,县歌舞剧团表演,获第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银奖,2003年。
《春归》,少儿戏曲,陈红, 获省优秀剧本奖,(2003年。)
《嘎马大将军》,少儿戏曲,刘明春,获省优秀剧本奖,(2003年。)
《白虎寨》,剧本集,田玉成,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
《土里巴人》,剧本集,陈民洪,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土家幺妹学哭嫁》,少儿舞蹈,周兆莲,获湖北省楚天群星奖优秀奖,(2004年。)
《白胡子唱老》,长阳南曲,牟廉玖词,刘勋一曲,刘丽华、徐广武编导,获湖北省第十届比花书会创作一等奖,(2005年。)
《兰草谷》,独唱,熊丹北词,刘勋一曲,获省第五届音乐、舞蹈、曲艺、新人新作比赛编钟音乐创作二等奖,(2005年。)
?。ù钩洌?/p>
发表的重要论文:
《土笛初辨》,陈民洪,省民族学会首届优秀民族科研成果奖,(1989年。)
《长阳民间器乐的艺术特点》,陈民洪,省民间器乐理论研讨会论文二等奖,(1989年。)
《楚族源成议》,龚玉龙,获武汉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第六届成果作品展优秀奖,(1991年。)
《三峡地区民间舞与民俗关系》,周兆莲,获首届巴楚文化理论研讨会优秀奖,(1995年。)
《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与发展》,田玉成,获省文化厅论文选三等奖,(1998年。)
《民族地区县图书馆为知识经济服务的思考》,柳长学,获全国优秀图书情报科研成果一等奖,(2000年。)
《巴人与战争》,徐文华,获省级论文评选一等奖,(2001年。)
《巴山舞的产生看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创新》,覃发池,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铜奖,(2001年。)
《长阳土家丧俗“跳丧”田野调查报告》,陈红,获湖北省首届民族文化论坛一等奖,(2005年。)
《民族文化保护与创新漫话》,肖国松,获湖北省首届民族文化论坛二等奖,(2005年。)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土家撒叶儿嗬》,田玉成、刘光菊,获湖北省首届民族文化论坛三等奖,(2005年。)
《“文化长阳”建设与思考》,向祖文,获湖北省首届民族文化论坛二等奖,(2005年。)
《清江流域民间信仰简诉》,肖国松,载《清江文化与现代文明》一书(武汉出版社2001年)。
《巴文化中的龙、虎崇拜说略》,肖国松,载《巴楚文化研究》一书(中国三峡出版社1997年)。
《巴乡探韵》,陈红,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
?。ù钩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