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区文联
(更新时间:2018年1月)
现任主席团成员——(待增补工作简历、成果介绍。主席需附照片)
主席:周爱民
男,1965年3月生,中共党员,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1983年7月至1999年7月供职于宜昌县师范学校,1997年8月至1998年7月在栗子坪乡支教,1998年8月调入宜昌县委宣传部任办公室主任,2004年2月任夷陵区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2015年1月调任夷陵区文化体育局局长、文联主席。
副主席:周士华
男,1967年出生,中共党员,湖北宜昌人。湖北省作协会员,宜昌市小说学会副主席,宜昌市夷陵区文联副主席(驻会)。
2002年开始文学创作,在《长江文艺》《长江丛刊》《芳草》《江河文学》等刊物发表报告文学、小说二十多篇、近百万字,有报告文学、小说入选湖北作协报告文学集、小说集,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在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小说曾获湖北省首届网络小说奖,获宜昌市第五届屈原文艺创作奖。
副主席:杨永权(兼秘书长)
(缺照片、简介,待增补)
一、组织沿革
夷陵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的前身是宜昌县文化艺术学会,成立于1983年10月?;岢こ鹿颍被岢せ剖捞?,副会长兼秘书长肖素石。有各类会员100多人,隶属于宜昌县科学技术协会。
1990年5月,宜昌县文学艺术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成立宜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该会属正科级人民团体,独立编制,定编5人,县委宣传部主管。这次大会的代表一百多人。大会选举罗家伦为宜昌县文联主席,黄世堂为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办公地点在小溪塔夷兴大道县文化局一楼。
文联下属10个协会,会员150人。
作家协会会长:黄世堂(兼)
戏剧家协会会长:罗家伦(兼)
音乐家协会会长:袁维华
舞蹈家协会会长:田圣林
美术家协会会长:谢宣洲
书法家协会会长:易旭东
摄影家协会会长:席祖明
电影电视家协会会长:李宗喜
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黄昌福
诗词楹联家协会会长:刘先政
1995年,宜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正式成立,该会属正科级人民团体,定编5人,隶属宜昌县委宣传部主管。文联下属作家、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影视、民间文艺、诗词楹联等10个协会组织。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罗家伦任主席,黄世堂为副主席(兼秘书长)。
1997年4月,宜昌县文联与宜昌县文化局合并,时任文化局长李卫兼任文联主席,黄世堂任常务副主席,席祖明任副主席,原文联主席罗家伦改任县文化局主任科员。
1998年9月,宜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建章调任县文化局局长兼文联主席。黄世堂、杜鸿为副主席(兼秘书长)。
1998年9月底,宜昌县第二届文代会召开,与会代表160人。大会选举杨建章为文联主席,黄世堂、杜鸿为副主席,杜鸿兼任秘书长。农民故事家刘德方当选为县文联执行委员。文联下属作家、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9个协会。
作家协会会长:袁国新
戏剧家协会会长:徐军
音乐家协会会长:袁维华
舞蹈家协会会长:何强
美术家协会会长:高新章
书法家协会会长:刘爱国
摄影家协会会长:张国林
电影电视家协会会长:黄昌福
2001年7月,宜昌县撤县设区,名称“宜昌市夷陵区”。宜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改称“宜昌市夷陵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02年1月,夷陵区文化局与体育局合并,名称“夷陵区文化体育局”。组织机构含夷陵区文联。区政府扶贫办公室副主任林文楷调任文联副主席。这年3月,黄世堂任区文体局主任科员,不再担任区文联副主席职务。这年6月,杜鸿调宜昌市文联工作。11月,夷陵区委常委办公会《纪要》决定,区文联与区文体局分离,文联机构单设,编制单列。杨建章任专职文联主席,林文楷任文联副主席。
2003年2月,樟村坪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周士华调到区文联,任文联办公室主任。
2004年12月,夷陵区第二届文联代表大会召开(因撤县设区,原宜昌县第二届文联代表大会改称为夷陵区第一届代表大会),选举杨建章任主席,林文楷(兼秘书长)、黄昌福、徐军为副主席,周士华任副秘书长。取消诗词楹联协会,增加根艺奇石家协会。
2010年10月,夷陵区第三届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曾庆泉任主席,徐军、周士华(兼秘书长)、王丽华、何强为副主席。
2004年11月底,夷陵区首届文代会(因撤县设区,原宜昌县第二届文代会改为夷陵区第一届文代会)召开,到会的有180名代表,区委书记王国斌作了重要讲话。大会选举杨建章为文联主席,林文楷、黄昌福、徐军、傅高文为副主席。林文楷兼任秘书长,周士华为副秘书长。新增了一个根艺盆景奇石家协会。至此,文联下属10个协会。各协会会长名单:
作家协会会长:袁国新
戏剧家协会会长:吴萍
音乐家协会会长:熊谷平
舞蹈家协会会长:何强
美术家协会会长:高新章
书法家协会会长:刘爱国
摄影家协会会长:张长青
电影电视家协会会长:朱军华
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傅高文
根艺奇石家协会会长:郑方炎
2010年10月,夷陵区第三届代表大会召开,选举曾庆泉任主席,徐军、周士华(兼秘书长)、王丽华、何强为副主席。
二、主要工作和创作成果
1983年,由杨桂作曲、周锦重配器、田启敏主奏的《喇叭与乐队——三峡黄牛曲》,荣获湖北省器乐曲大赛一等奖。这是宜昌县文学艺术史上第一次获得省级大奖。次年,黄世堂、徐敬河编着的宜昌县风物散文集《西陵佳话》问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宜昌县的第一部文学着作。
1985年,黄世堂编着的《黄陵庙诗文录》,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宜昌县第一部公开出版的专着。1986年,童江南创作的中篇小说《摩托公主》,获湖北省作家协会“长江文学奖”一等奖。翌年,童将小说改编为上下集同名电视剧,中央电视台摄制播出。
1990年夏,文联创作了大型话剧《文伏一》,罗家伦编剧,邵主科导排,田圣林、李卫、雷桂安、胡兆萍主演。该剧获宜昌市戏剧创作表演特别奖。
1991年10月,宜昌县举办首届中国宜昌柑桔节。县委安排文联负责柑桔节“文化搭台”的创作组织工作?;剖捞么醋鞯摹肚肽隳昴昀唇巯纭贰ⅰ段鞒?、《我是三峡的一滴泉水》、《桔颂》、《迎着金秋唱桔乡》等八首歌词,由杨桂、熊谷平、陈中岳、袁维华作曲,由湖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播出。
1993年10月,宜昌县举办第二届中国宜昌柑桔节。文联承??皇酱笮凸愠∥囊铡督鬯獭返娜课难Т醋魅挝??;剖捞么醋鳌督鬯獭?、《中堡宏图》等9首歌词,全部由熊谷平作曲,由周友金、梅春年等人演唱?;剖捞么醋鞯目皇街鞒执剩芍醒氲缡犹ㄗ琶鞒秩四痢⒀盍馑?,宜昌市电视台现场直播。杨建章创作的电视专题片《柑桔之乡》,由中央电视台记者王生成拍摄,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多次播出。
1995年,杨建章创作的电视台专题片《三峡移民第一村》,由中央电视台记者刘胜华导拍,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多次播出。
1996年,黄世堂创作的文化散文集《春俗大观》,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连续三届被举荐为国家书市优秀书目,获宜昌市人民政府首届社会科学着作一等奖?;剖捞么醋鞯牡缡幼ㄌ馄度炕屏昝怼?,由宜昌县电视台拍摄,中央电视台《九州神韵》播映。
同年9月,三峡坝区宜昌县民间版画在北京历史博物馆展出一周。时任县委副书记彭明吉、副县长皱志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建章、县文化局长李卫、县文联副主席席祖明带队。国家文联副主席高占祥出席开展仪式。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国家级新闻单位作了突出宣传报道。
1996年,罗家伦创作出三峡移民题材18集电视连续剧本《故园》。宜昌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邵小华,根据故园改编成五集连续广播剧《三峡移民第一村》。宜昌县委宣传部与宜昌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获中央宣传部“五个一工程”大奖。
1997年,宜昌县文联组织创作、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三峡文化丛书”:袁国新散文集《悠游人生》,黄世堂三峡诗话集《三峡风骚谱》,罗家伦剧本集《早晨的故事》,黄定虎民间故事集《说笑风流》。
1998年秋,彭明吉撰写的反映农民故事家刘德方的报告文学《农民故事家传奇》,先后在宜昌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名不见经传的刘德方成了新闻人物。
1998年,黄世堂被湖北省人事厅、湖北省文联表彰为全省文联系统1996至1998年度先进工作者。
1999年,刘德方传讲、余贵福采录、黄世堂整理的民间故事集《野山笑林》一书,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同年,着名民间文化专家刘守华、傅广典、王作栋等到宜昌县考察刘德方。
1999年,湖北省经贸委、宜昌市人民政府主办、宜昌县人民政府和稻花香集团承办首届湖北名酒节。县文化局、县文联组织创作演出开幕式大型广场文艺《酒香情浓》。演职人员三千多人。杨建章、黄昌福策划,黄世堂撰稿,袁维华、田圣林、何强、薛峰、许兆新、赵春银、熊谷平等人创作,邵主科导演,县歌舞团全体演员与明星演员蒋大为、姜昆、祖海、吕继宏、韩磊等同台演出。湖北电视台现场录播。黄世堂傅告文作词、孟庆云作曲、蒋大为演唱的《稻花赞》,此后荣获中国酒歌大赛金奖。杨建章以开幕式前前后后为主要题材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对酒当歌》,次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9年,县文联组织创作、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三峡文学艺术丛书”:欧阳运森文化散文集《沧桑寻梦》,黄荣久散文集《梦里梦外》,杨建章传记文学集《生命的风光》。
2000年,杨建章创作了三集连续广播剧《移民县长》,重庆广播电台录制播出,荣获全国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大奖。这个剧本是宜昌县第一个获得国家级政府大奖的文学作品。
2000年春,宜昌县文联批准粟子枰乡的申请,同意成立“宜昌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粟子枰分会”。乡宣传委员伍宜人任分会会长,余贵福任常务副会长。这是宜昌市第一个乡镇级的文联组织。
2000年3月,为宣传推荐民间故事家刘德方,宜昌县文化局与县文联承办了全国性的“中国三峡刘德方民间故事研讨会”。与会50多名专家学者现场考察了刘德方,认为刘德方能讲400多个故事,还会唱皮影戏,打薅草锣鼓,打丧鼓,是三峡地区最具活力的民间故事家。
2000年,由傅高文创意,田圣林编导,何强、薛峰、吴平主演的民俗舞蹈薅草锣鼓,荣获湖北省文化厅“群星奖”银奖,继而获国家文化部“群星奖”铜奖。这个舞蹈是宜昌县第一个获得国家级政府大奖的舞台艺术作品。
2000年,袁国新创作的散文集《悠悠人生》,获宜昌市首届屈原文艺奖。
2001年,由傅高文创作,邵主科导排,吴平、许华燕主演的独幕小话剧《春哥上学》,荣获湖北省文化厅群星奖优秀创作奖。这是宜昌县舞台艺术戏剧类第一次获得省级政府奖励。
2001年7月11日,刘德方被命名为“湖北省民间故事家”。
2002年11月,夷陵区文联通过上级文联,邀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贾芝一行10多位民间文学专家,到夷陵区考察刘德方,贾芝题词“民间故事家刘德方”。
2003年,杨建章宇宙士华采访乐天溪镇王家坪村奇事经营大户陈禹富被评为“中国致富经营能手”。中央电视台记者前来专访,为其做了电视专题,在《致富经》栏目多次播出。
2003年,夷陵区书法家协会罗家伦、刘爱国、易旭东、孙建四任书法作品入选省展,四人同年加入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2003年11月,夷陵区通过上级文联,邀请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刘魁立教授一行30多人,来夷陵区考察刘德方。刘魁立题词:“伟哉天籁”。
2004年11月,经过夷陵区文联的汇报和报告,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联部副主任周燕屏、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委员会会员李耀宗教授一行前来考察刘德方。李耀宗题词:“刘德方是活态的民间文化瑰宝”。
2004年12月8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刘德方“中国民间故事家”称号。
2004年,杨建章撰写的长篇传记文学——农民故事家刘德方传记《奇遇人生》,王万明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单恋的风》,石峰创作的长篇章回小说《苍山流云》,王金玉创作的长篇小说《三峡情歌》,郑新华收集整理的民间文学集《黄柏风情》,张定虎、苗大雁、王子林收集整理的民间歌词集《雾山歌?!?,刘德方传唱、袁维华采录、彭明吉整理的三峡民歌集《郎啊姐》,分别由大众文艺出版社、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发行。2004年,夷陵区文联与区广播电视局联合,精选刘德方传讲的优秀民间故事53个,录制成DVD光盘,由扬子江音像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这是夷陵区首次在国家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音像制品。
2004年12月,夷陵区文联与区文体局联合,在下堡坪乡举办夷陵区民间故事传讲赛,区文联命名易行属、黄定陈代金、陈维刚、徐成树5人为“夷陵区民间故事家”。
2005年,彭明吉、黄世堂、杨建章、黄昌福、袁维华、余贵妇6人同时被批准为中国民家文艺家协会会员。
2005年,夷陵区文联考察了以黄华乡白果树村香炉山为主的全区盘古文化遗迹,经过宣传申报,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发文,要求夷陵区文联筹建“湖北省盘古文化研究基地”。区文联编印了欧阳运森集注的《盘古经典总汇》一书,摄制了《追寻盘古》电视专题片,举办了“夷陵盘古文化”大型图片展,组织了香炉山盘古文化创作笔会,推出了一批宣传盘古文化的散文、小说、诗歌及报告文学。紧接着,区文联扶持香炉山茶叶有限公司经理易德礼先生,申报香炉山盘古文化风景区旅游项目。
2005年,夷陵区文联承担了“中国民间故事大全湖北夷陵卷”的收集整理任务。文联机关三个人三个月,深入到全区十二个乡镇近百个村访问,采录民间故事过千余条,挑选了300多个故事汇编成书,上交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及大众文艺出版社。区文联以此为契机,扶持下堡坪乡,收集整理了600多个民间故事,为全乡55个民间故事传讲人建立了档案,正式向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申报“湖北省民间故事之乡”。
朱白丹、朱光华、朱华逊三兄弟各自整理过去发表过的中短篇小说,汇集成《兄弟同台》一书,由长江出版社出版。
2005年11月底,湖北省基层文联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武汉召开,夷陵区文联被评为湖北省文联基层工作先进单位。这是宜昌县文联成立以来,第一次被评为省级先进单位。
2005年开始,夷陵区文联在省民协的指导下,开展民间艺术之乡创建工作——
下堡坪乡被湖北省民协命名为“湖北民间故事之乡”(2006年);
雾渡河镇被湖北省民协命名为“湖北民歌之乡”(2008年);
樟村坪镇被湖北省民协命名为“湖北吹打乐之乡”(2010年);
鸦鹊岭镇被湖北省民协命名为“湖北丝竹乐之乡”(2011年);
太平溪镇被湖北省民协命名为“湖北民间舞蹈之乡”(2012年);
小溪塔街道被湖北省民协命名为“湖北民间版画之乡”(2013年)。
2009年,夷陵区文联采编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夷陵卷》获第九届民间文艺“山花奖”。
2009年,王爱民、王爱华演唱的土家穿堂号子获第十一届民间文艺“山花奖”。
2010年,由薛峰编导的舞蹈《浆之恋》、周莉君编导的舞蹈《花之韵》获湖北省文联专业舞蹈“金凤奖”。
2012年,由夷陵区文化体育局、区文联编创的大型歌舞剧《三峡,我的家乡》获楚天群星奖、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
2013年10月,夷陵区选送的舞蹈《爱在山水间》、表演唱《美酒喷喷香》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
三、文联刊物《新三峡》
1990年,宜昌县成立了文联,原《晓曦》改名《西陵峡》,转由县文联主办,成立了编辑部。罗家伦主编,黄世堂副主编,责任编辑朱忠运。该刊发表吕志清创作的中篇小说《红船》,被《小说选刊》选发。王凯创作的中篇小说《西流河》,在该刊发表后,被《长江文艺》在显着位置转载。
2000年,《西陵峡》更名为《新三峡》,正式在湖北省新闻出版局登记,成为省内部刊物,主编杨建章,副主编黄世堂、杜鸿。
2002年,黄世堂内退,杜鸿工作调动,《新三峡》编辑部人员调整。杨建章继任主编,林文楷任副主编,周士华任责任编辑。在此期间,发表了黄世堂创作的十八集电视连续剧文学剧本《石牌雄魂》,被八一电影制片厂选中,2003年由国家广电总局下文立项。杨建章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农民故事家刘德方传记《奇遇人生》,在该刊发表后,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极大关注,为全面宣传推介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方做出了贡献。该报告文学后由中国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新三峡》选发了下堡坪部分民间故事,为下堡坪民间故事成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つ柯迹约跋卤て撼晌笔∶窦涔适轮?,发挥了重要噢的先导和推举作用?!缎氯俊放嘌瞥隽送跬蛎?、徐春芳、覃毓华等一匹信任新作。该刊连载了王万民的长篇叙事诗《单恋的风》,该作品后由中国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发表了青年女诗人覃毓华的多组抒情诗,其作品结集为《未经吊使得感觉》,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发表了青年女诗人徐春芳的多组哲理诗,被《芳草》、《三峡文学》等文学杂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