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年1月)
主 席:曹静君
副主席:向昌浩
秘书长:许佳妮
曹静君
向昌浩
一、历史沿革
1991年之前,全县文艺工作由县文化部门统一组织开展——1951年县政府成立文教科,1958年在县文教局设文化股,主管全县文化及文学艺术工作,具体活动由县文化馆负责组织。“文革”初期,管理机构基本瘫痪,群众性文学艺术活动仍由县文化馆具体负责。1971年至1984年5月,全县文学艺术工作相继由县文教局、文化局、文化广播电视局内设股室兼管。1984年5月县文化局单设,在县文化馆相继配备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等专业干部。
1991年8月,在自治县县城五峰宾馆,召开了第一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暨刘德培研究会成立大会,到会105人,其中县文联代表大会代表54名(宣教系统25名,党政群法政系统10名,工农计财系统11名,乡镇8名),刘德培研究会代表和实际工作者代表39名,大会特邀代表12名。大会主席团由李克佑、张华、危明建、曾庆福、方一方、张庭芳、高家尧等人组成,秘书长由高家尧兼任。县委书记赵举海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致祝词,县文化局局长曾庆福代表五峰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作工作报告。
会上讨论通过《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54名。自治县人民政府以五政文[1991]44号文件批复同意自治县文联下设作家民间文艺家协会、音乐舞蹈家协会、戏剧曲艺家协会、美术摄影(视)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119人(含双重会员)。
宜昌市行署专员张万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故事家协会副主席、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席、教授刘守华,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辜德祥,宜昌市文联主席、著名散文作家李华章,宜昌地区文联党组书记来层林等出席大会并讲话。出席“两会”的还有宜昌地区文联主席刘不朽、宜昌地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泽泉、湖北日报文体部主任陈柏健、宜昌卫校党委书记吴诗权、地区文联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国画家汪国新、宜昌地区电视台总编辑曹宗国、地委宣传部对外宣传科科长关宏海、宜都市文联主席王作栋、地区群艺馆党组书记杨行政等应邀到会指导。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李先龙和县委宣传部部长李克佑分别致开(闭)幕词。
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联、省文化厅、省群艺馆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贾兰芝,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紫晨,湖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巫瑞书,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许钰,中国故事学会副会长、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魁立等发来贺电贺信。
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著名作家李尔重为刘德培研究会成立题词祝贺:
民间文艺是海洋,塞天漫地日月光;
充耳不闻视不见,可怜井底蛙声忙。
五峰土家组自治县首届文联委员会委员名单(按系统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广玲、王强、帅启昌(师帅)、刘学雄、李志才、杨薇、覃先明、曾峰、简汉荣、廖崇刚(党政群法系统)、方一方、王华武、王增秀、许传登、刘明林、向武林、朱家法、 杨子忠、李平、李德成(田耕)、张圣英、张华、张庭芳、张春林、余名才、周长军、苏琼玲、胡浩、胡德生、高树棠、萧川、覃正东、曾庆红(方歌)、曾庆福、裴德重(宣教系统)、史清境、刘会昌、杨宁传、李绍忠、陈百平、季士禹、郑成新、姚永华、胡忠义、郭士彦、高辉(工农计财系统)、王永红、朱明扬、关键羽、李文启、张祖诚、陈武华、宫自信、高家尧(乡镇)
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首届委员会:
主席:曾庆福
副主席:方一方、高家尧
秘书长:高家尧(兼任)
副秘书长:谢群山(1998年8月—2000年12月任职)
刘德培研究会:
名誉会长:李尔重、刘守华、辜德祥、杨祖武、高逸群、陈柏建、蔚家麟、刘不朽、来层林、李华章、 王作栋
会长:曾庆福
副会长:王永红、王华武
秘书长:刘心美
?。?002年文联换届选举后,由自治县文联主席方一方兼任“刘德培研究会”会长,其他负责人未变)
自治县民间文艺家协会:
主席:李德成
副主席:王永红、师帅、陈武华、史清镜
秘书长:王永红(兼任)
自治县音乐舞蹈家协会:
主席:高家尧
副主席:覃正东、朱明扬、宫自信、李绍忠
秘书长:覃正东(兼任)
自治县美术家摄影(视)家协会:
主席:刘明林
副主席:向武林、曾锋、季士禹、关健羽、胡浩
秘书长:周长军
自治县书法家协会:
主席:王广玲
副主席:王强、简汉荣、杨子忠、陈百平
秘书长:王强(兼任)
自治县文联成立以后,会址设在县文化局。
1995年3月,文联机构单设,定编2人,曾庆福任专职主席。
1997年2月,根据中共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委办公室发[1997]83号文件有关机构改革方案规定,自治县文联迁入县委大院,附设在县委宣传部,由副部长曾庆福兼任文联主席,县委宣传部直接领导。
1997年12月,自治县书法家协会换届,选举产生顾问10名,主席1名,副主席2名,秘书长1名和理事10名。
2002年4月,根据《县委县政府印发〈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五发[2001]20号)精神,以自治县委办公室五办发[2002]26号文决定,自治县文联与自治县文化体育局合署办公。自治县文体局局长方一方兼任县文联主席(2001.12月到任),兼职副主席和县文联机关事业编制各一名。
2002年9月15日至16日,召开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届代表大会。参会120人,正是代表和特邀代表80人(正式代表62人)。自治县“四大家”领导邹正金、王仁俊、李延恕、李桂林、李玉久、刘学华、赵铁军、王勋尧、向丽、季建国等出席会议。宜昌市文联主席、党组书记陈宏灿,市文联副主席王作栋、市文联秘书长杜鸿等莅临指导;省文联、省作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和宜昌市政府副市长刘克刚及宜昌市十三个县市区发来贺电,当阳市、远安县文联负责人到会祝贺。
会议回顾了1991年8月自治县第一届文代会以来的工作,确定了今后五年全县文艺发展繁荣的大计,修改并通过了《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新的县文联及各协会领导班子。
会上,自治县县委书记邹正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发表了长篇讲话,宜昌市文联党组书记、市文联主席陈宏灿致祝辞;县文化体育局局长方一方作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联第二届代表大会会务工作报告,季卫民作《自治县文联章程》修改说明,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王仁俊代表县委、县政府在闭幕式讲话,副县长向丽作五峰经济形势工作报告,县委副书记李延恕致闭幕词。
自治县文联组织建设得到加强。五峰时有省级专业艺术家协会会员20人,市级会员60人。
2004年3月,为加强县文联领导班子,进一步繁荣五峰的文学艺术事业,县委研究决定调自治县人大科教委员会主任闫刚任自治县文联专职主席,同时兼任县文化体育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
2005年6月闫刚为县文联专职主席、局党组成员。同年9月,县体育局与县旅游局合并为县文化体育旅游局。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第二届文联委员会委员名单(以姓氏笔划为序):
方一方、方丽莉(女)、王永红、 王华武、邓俊松、田继刚、闫刚、乔文学、许辉(女)、刘学雄、刘兴美、邹永斌、张华、严冬拯、张勇、张玉华(女)、张圣英(女)、张桂英(女)、杨子忠、季卫民、周长军、郑成新、郑年中、胡德生、龚德俊、徐坤科、曾庆福、覃正东、谢群山、廖崇刚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联第二届委员会:
主席:方一方(兼任)
副主席:季卫民、闫刚(兼任,2004年3月任主席)
秘书长:季卫民(兼任)
县文联第二届委员会所属协会负责人:
作家协会(理事29人):
名誉主席:李德成(田耕)、王永红
主席:闫刚
副主席:刘学雄、廖崇刚
秘书长:乔文学、谢群山
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17人):
名誉主席:方一方
主席:王华武
副主席:田继刚、金永红、徐坤科
秘书长:尹杰
音乐家协会(理事25人):
名誉主席:徐传登
主席:覃正东
副主席:郑年中、张勇
秘书长:张勇(兼任)
舞蹈家协会(理事23人):
主席:张玉华
副主席:张圣英、张桂英、高辉
秘书长:张圣英(兼任)
戏剧曲艺家协会(理事9人):
名誉主席:高家尧
主席:龚德俊
副主席:胡德生、苏琼玲、向宏英、刘方柏
秘书长:向宏英(兼任)
摄影(影、视)家协会(理事25人):
名誉主席:张华
主席:季卫民
副主席:禇海东、张俊峰
秘书长:杨勇
书法家美术家协会(理事20人):
名誉主席:曾庆福、潘炳坤、简汉荣
主席:杨子忠
副主席:王强、邹永斌、周长军
秘书长:邹永斌(兼任)、周长军(兼任)
奇石家协会(理事24人):
名誉主席:帅先本
主席:郑成新、严东拯
副主席:樊孝琴、左泉武
秘书长:樊孝琴(兼任)
2007年3月,陈池梅调任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兼任县文联主席。同年10月,经县第三次文代会主席团选举,陈池梅正式当选文联主席。
2013年7月,邓俊松调任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兼任县文联主席。
截至2013年底,县文联组建了包括刘德培研究会和文艺创作室在内的协会组织11个,发展会员近千人,其中市级会员300多人、省级会员50多人、国家级会员2人。
全国及省文艺家协会会员名单: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刘德培
湖北省作家协会:闫刚、张祖诚、王永红、廖崇刚、吴燕山、刘学雄、邓俊松
湖北省音乐家协会:许传登、方一方、陈琳(女)、郑年中
湖北省舞蹈家协会:李志才
湖北省曲艺家协会:许传登、高家尧、苏琼玲
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刘德培、王永红、王华武
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周长军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曾庆福、王强
湖北省摄影家协会:季卫民、刘明林
二、重要活动
1991年6月,我县作品参加宜昌市地区庆祝建党七十周年美术作品展,其中油画《大山的儿子》、《算盘》入选展出。
7月,胡浩搜集整理完成《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学艺术成果选录(1949.10—1991.7)》,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曲艺、歌曲、舞蹈、表演、书法、美术、民间文艺、文艺集成与文史资料和学术论文等14种分类编辑,录入作者105人,系该县迄今为止较为齐全的选目汇辑。
7月31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以五政文[1991]44号文件,批复同意成立“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实行团体会员制。文联下设作家民间文艺家协会、音乐舞蹈家协会、戏剧家曲艺家协会、美术家摄影(视)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
8月23日,隆重召开自治县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暨刘德培研究会成立大会。到会百余人,其中正式代表54名,特邀代表12名,“刘研会”名誉代表及正式代表39名。
1992年,参加宜昌市三峡艺术节暨龙舟拉力赛水上开幕式,五峰彩船设计装饰制作获得优秀奖。
1993年3月25日,中日民间文学联合考察团一行18人来到五峰,进行民间文学及民俗考察。考察团正式成员有日本国学院大学教授、日本民俗学会会长野村纯一,日本国立命馆大学教授福田晃,日本爱媛大学教授加藤千代(女),日本新泻大学教授桥谷英子(女)、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河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袁学骏,华师大教授、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守华,《今古传奇》主编、著名作家(土家族)李传锋,湖北省民协副主席辜德祥,省民协秘书长傅广典,华师大副教授、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邱紫华等两国知名民间文学届专家、学者;宜昌市副市长吴燕燕,宜昌市文联主席、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刘不朽,民间文学副研究馆员、刘德培研究专家王作栋以及《湖北日报》等媒体记者,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四大家”主要领导陪同考察。26日,考察团前往白鹿庄乡珍珠山村故事家刘德培老人住处,品尝民俗餐盒参观刘德培资料陈列室,并题词留念。27日上午,在五峰县城举办“湖北五峰民俗及刘德培故事研讨会”,会上交流宣读学术论文7篇??疾焱湃毡居讶讼蛄醯屡嘌芯炕峋柙嗣癖?000元。
1993年,组织上送作品参加《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书画展》,中国画《晨雾》入选展出。
3月,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周长军,在宜昌市首届“三峡文艺明星奖”评奖活动中获得宜昌市文化“百花奖”。
4月,周长军的中国画《黎明》入选“首届中国青年国画大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被编入《中国青年国画家》一书。
10月27日至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成“中国民间文学考察团”,按照文化部指定的考察重点,专程来五峰白鹿庄乡珍珠山村,在民间故事家刘德培居住地进行实地考察,并全程摄录声像资料。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室主任刘晔原(女)任团长,北师大陈岗龙和中国民协杨吉星等研究员位团员;日本广岛市立大学国际学部教授加藤千代,系此次考察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聘专家;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宜昌市文联主席刘不朽,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傅广典,武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郝爱民及省市随行记者和五峰有关人员陪同。考察过程中,中外民间文学专家学者在土家山寨和刘家屋场的稻场、堂屋、火塘及厨间等处现场摄录以享誉中外的“国宝”级民间故事家、83岁老人刘德培为主体的原生态民间讲述活动,记录民间故事和笑话近百个,并将由口头文学形式传播转化为以声像形式向国际国内 大型图书馆推介播放。
1995年,县书画协会副主席、文化馆干部周长军创作的国画《云动山不移》获得由中国美协、书写主办的全国书画名家邀请赛三等奖。
4月,自治县实验小学校长杨子忠德行书作品——唐诗《登鹳雀楼》,经世界书画协会中国地区协理处初审和第三届国际书画艺术展览组委会二审,入选日本东亚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艺术家协会、世界书画家协会和东方美术教育家协会在日本东京国际贸易大厦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国际书画艺术作品展。
4月,自治县组织上送作品参加宜昌市首届美术作品展,入选展品二幅。
9月,我县从事业余文学创作30多年的文化馆干部王永红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说集《绝景》,全书近20万字,系五峰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个人文学书籍。该作者1999年10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小小说集《子虚村纪事》(14万字)。
1995年,周长军的上送国画作品《暮归》入选庆祝建国四十五周年海内外书画大展,并获得银奖,编入《当代书画作品集》(香港美术出版社)。
1996年4月,《三峡文学》杂志社和自治县文联联合在五峰县渔洋关古镇举办“渔洋关春季文学创作笔会”,我省知名作家邓一光、刘醒龙到会进行文学创作专题讲座。宜昌市文联主席、著名三峡诗人刘不朽,宜昌市文联党组书记、著名散文作家李华章,宜昌市文联副主席王作栋、秦新民,《三峡文学》杂志社领导胡世全(小说家)和陈胜乐(散文家)等到会讲课,并与业余作者交流讨论。骨干作者李德成、曾庆福、闫刚、廖崇刚、宫自信、谢群山、刘学雄、乔文学和葛全与宜昌市城区、长阳、远安、宜都等县市白晓萍、杜鸿等业余作者到会。此为五峰沉寂十多年之后召开的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学笔会活动。
4月,周长军创作的中国画《云动山不移》,参加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获得三等奖。
9月,周长军的国画作品《高洁图》入选在北京举行的孺子牛杯中国书画大展。
1996年,在县城组织举办我县作者胡国林、周长军、刘心美画展。
10月,上送国画作品《山谷欲晓》入选中国当代美术家邀请展,被编入《中国当代美术书法家》一书(澳门出版社)。
1998年10月,以刘德培为首的民间故事讲述者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称号。被誉为华夏人文“国宝”的86岁高龄的刘德培老人,近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办事处曾四次派出特聘专家与中国民协专家,专程在七居住地五峰白鹿庄珍珠山村实地考察,被评介为“国际语言艺术大师”,年底该组织中国执委杨亮才亲赴五峰,向刘老颁发了“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的荣誉证书。
1999年6月中旬,由自治县文联和锁金山电业公司承办,在五峰举办“宜昌日报社、《三峡文学》杂志社锁金山文学创作笔会”。宜昌日报社总编辑熊庆文和西陵峡副刊主编、市作协副主席、散文作家韩永强,宜昌市文联副主席王作栋,《三峡文学》副主编陈胜乐及张继萍、杨力等知名作者和五峰作者曾庆福、廖崇刚、闫刚等有关人员10多人参会。会后在《宜昌日报西陵峡》刊发笔会专辑。
11月,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副主席方一方作词,副研究馆员许传登作曲的《咂酒歌》获得全国群众文化领域最高奖——“群星奖”金奖。该年全县业余作者400多篇(首)各类文学作品在地市级以上报刊书籍发表、展出、获奖,为上年了两倍。
2000年自治县文联主席、宜昌市书法协会副主席曾庆福德散步书法作品专集相继由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3月,自治县民间故事家刘德培老人与我国民间文学艺术界泰斗级人物钟敬文、贾芝同时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民间文艺首届“山花奖”成就奖。刘德培为全国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位农民文艺家,湖北省仅刘老一人。
7月28日至31日,自治县文联与县旅游局合办“柴埠溪文学创作笔会”。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张映泉,原宜昌市作协主席、著名散文作家李华章及青萍、肖峰、王继军、颜铭、肖筱、闫刚、曾庆福、文振效、廖崇刚等作者与会,并浏览了大湾口、坛子口和长生洞,再天池河下游进行了约两小时的漂流。
10月,上送国画作品《曙光》入选建国五十二周年中华魂书画邀请展,在北京展出。
12月13日,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培因病医治无效,在自治县白鹿庄珍珠山村逝世,享年88岁。刘德培自小酷爱听讲故事,耳濡目染,凭着天资聪颖和超强记忆及表达天赋,心记口传民间故事512则,谚语、歇后语2000多条,谜语800则,民歌2000首,皮影戏文5本及数百万字的民俗文化资料。1980年被民间文学专家王作栋发现,并为其整理民间故事集《新笑府》(48万),198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引起巨大反响,名扬海内外。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刘德培“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称号;今年3月,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民间文艺首届“山花奖”成就奖。刘德培逝世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省委宣传部文艺处等近百家单位和个人发来唁电唁函;民间文艺专家刘守华、李惠芳、傅广典、王作栋等亲往吊唁;千余山民顶风冒雪送葬;人民日报、新华社、湖北日报、宜昌日报等20多家新闻媒体予以报道。
2000年,在县城组织举办我县从事美术工作近50年的“胡国林先生美术作品展”。
2001年,五峰二中校园文学期刊《文心》被评为湖北省中学生优秀期刊。
9月14日,原省顾问委员会主任、德高望重的著名作家,年已88岁的 李尔重偕夫人,前来五峰调查了解民间文学以及刘德培情况,廖崇刚、王华武、覃先明等向其汇报,甚感兴趣。
11月,五峰青年业余作者闫刚的21万字中短篇小说集《圣手》由作家出版社公开出版。此后两三年相继在《宜昌日报》、《清江文汇》、《湖北日报》和《长江文艺》刊文,对《圣手》中的作品予以较高评价,认为“是五峰文学创作活动中的一项重要收获”。
2001年12月,参加全国群文图博论文征选,周长军论文《浅谈民间美术的属性和特征》入编《全国群众文化图书博物论文集》第三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4月被评为优秀论文奖。
2001年,自治县民族器乐《土家溜子》荣获第二届全国蒲公英杯国家少年儿童艺术大奖赛银奖。该年五峰业余作者在地市以上报刊发表文学作品400余篇(首),其中省以上60篇。
2001年,自治县民族歌舞团克服经费紧缺等困难,组成多个演出小分队,“三下乡”到边远村组,常年跋山涉水,为土家山寨群众送戏到田头地角,全年为散居在土家族演戏160多场,观众万余人,得到省、市、县宣传文化部门的充分肯定,《湖北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予以图文报道。
2002年,方一方创作的歌词《踢踏篝火》由知名作曲家谱曲后得到专家肯定,由他作词的少儿歌曲《鸽子花》名列湖北省申报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歌曲之首;县图书馆组织创作的国画《缘满土家》等4幅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纪念“延座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县文化馆干部周长军的国画《晨光》、《雪中情》,季卫民的艺术摄影《喜笑颜开》、《渴望》分获全省书画摄影大展入选奖;小品《垃圾风波》和土家满堂音《小小水电亮群山》参加全市、全省系统文艺汇演分获一等奖。全年五峰作者在地市以上报刊书籍及电视台电台刊发文艺作品884件,比上年增加335件。
5月,湖北省纪念延座讲话发表六十周年美展,我县选送的《春韵》、《绿满土家》、《虎啸图》、《山水》四幅作品入选。
8月14日至18日,自治县文联与后河管理局合作承办“湖北省首届(后河)生态文学笔会”。省内知名作家、诗人和艺术家谢克强、王维州、刘继明、江岳、牛维佳、王作栋、李华章、甘茂华、胡岩等以及《今日湖北》、《长江文艺》、《绿色大世界》杂志的主编、编审到会,并深入原始森林考察,采风,创作?;岷笥腥嗥母逶诙嘀直教宸⒈?。
10月20日至21日,自治县文联配合宜昌市文联在五峰国家级自然?;で蠛佑牒笔∥囊占?ldquo;走进西部”采风团的王先霈、刘醒龙近20名文艺家实地采风创作交流。采风的作家艺术家们对后河生态环境十分青睐,浏览观光后,技法创作灵感,即兴挥毫泼墨,吟诗作画,抢拍风光镜头。五峰有闫刚、曾庆福、廖崇刚等参与交流与接待。
11月,选送作品参加锦绣中华——全国书画展,国画作品《竞秀图》入选获得优秀作品奖。
12月20日,纳入中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百县千乡工程”赞助兴建,投资85万元的刘德培资料陈列馆在五峰渔洋关镇建成开馆。此为全国第一个农民艺术家资料文献陈列馆,90高龄的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贾芝题写馆名。被誉为“山中奇才,国之瑰宝”的刘德培老人,2000年12月病逝,自治县文联和刘德培研究会相关人员即加紧搜集整理相关文献档案资料。该馆收藏刘德培生活用品实物百余件,文字资料及手稿4000万字,研究文字近百篇,电脑储存资料300余万字和图片5000余幅。
2000年组织举办五峰首届茶城杯全县书法、美术协会会员作品展在城关、渔洋关及部分乡镇巡回展出。
2003年12月1日、2日,自治县文联与五峰二中约请市文联、市作协胡世全、张永久、周立荣等作家,在二中大课堂举办文学讲座,县文联主席闫刚,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书法家曾庆福和县作协副主席廖崇刚陪同。
2004年3月20日、21日,自治县文联与五峰镇党委、镇政府联合举办中国湖北五峰茶文化研讨会,市、县级报刊和电视台等媒体记者采访报道。宜昌市知名作家和茶叶专家陈宏灿、王作栋、甘茂华、江涛、杜鸿以及闫刚、曾庆福、刘学雄、廖崇刚、唐聪等五峰作者参会?;岷笊⑽募把刑治母逶凇度课难А贰ⅰ度可瘫ā泛汀兑瞬毡ㄎ髁晗俊纷ò妫ㄗㄒ常┩瞥?。
4月10日、11日,自治县文联与后河管理局联合在后河保护区举办五峰后河绿色生态创作笔会,闫刚、曾庆福、刘学雄、徐述红、尹盛义、向联华和廖崇刚等业余作者到会?;岷蟠醋魇母?0余篇,部分诗文在地市以上报刊发表。
7月,组织我县书画、美术作者笔会,在渔洋关、湾潭、仁和坪等地开展书画采风活动,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10月初,由自治县文联牵头与自治县文体局和民族宗教事务局合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土家族著名作家李传锋作序的十卷本“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艺丛书”问世,丛书近300万字,内收《民间故事》、《刘德培研究》、《土家族研究》、《民间谚语》、《民间歌谣》、《文学作品》、《演唱作品》、《地方戏剧曲艺》、《民间吹打乐》和《民歌》等十册。丛书主编叶爱华、方一方、闫刚。系五峰建县300年首次全面系统印行反映五峰民族文化及文学艺术作品集成。省内文艺专家认为丛书“构成五峰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长卷,犹如绽放在鄂西山地的民族文艺奇葩”;“集成诗文,有益当代,惠及子孙”。
10月,县文联会刊《柴埠溪》创刊,为不定期内刊,主编闫刚,副主编刘学雄、廖崇刚(执行)。
2005年3月,自治县文联主席、省作家协会会员闫刚被聘任为生文学院签约作家,为五峰文学创作中第一人。闫刚近年以贴近现实生活的笔触,以故乡和五峰山地为生活根据地,从国情本质是由“乡村”作为主题的观念出发,分析了“乡村”被作为小说作者的“一口深井”的可能性。已在《人民日报》、《当代》、《中国民族报》、《清明》、《长江文艺》、《芳草》等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和散文百篇,70万字。多篇散文、小说收入各种选集和获奖,被评论界誉为今年湖北文坛活跃的新写实主义的实力派中青年作家。
4月15日至17日,自治县文联与《宜昌日报》副刊部联合举办“柴埠溪峡谷风景区春季踏青创作笔会”。甘茂华、温新阶、韩永强、朱朝敏、青苹、陈继斌等宜昌城区作家和闫刚、邓俊松、徐述红、唐聪、廖崇刚等五峰作者到会?;岷笤凇兑瞬毡ā贰ⅰ度客肀ā泛汀逗比毡ā贩⒈砩⑽?0余篇。
5月27日至29日,自治县文联与柴埠溪旅游开发总公司联合承办“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文化定位研讨笔会”,由省作协创联部和宜昌市文联约请省作协、省人民广播电台、长江日报、《长江文艺》编辑部等单位的作家学者谢克强、吴小斌、徐鲁、谷未黄、喻向午、江霞、阿毛、马铃和王作栋、杜鸿、闫刚、廖崇刚、邓俊松、吴燕山等到会参加研讨。
2005年夏,北京画院王明明艺术工作室画家王纯祥、周满亭一行十余人到我县柴埠溪、后河等地采风写生。
7月下旬,全国20多个省市和《人民日报》等数十家媒体的作家、记者100多人,参加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宣传部、县文联、文体旅游局合办的“首届全国著名作家柴埠溪采风笔会”。众多媒体记者、作家集体采购创作素材在宜昌三峡地区尚属首次。在笔会的五峰旅游发展前景展望座谈会讨论时,《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作家徐怀谦认为柴埠溪大峡谷极具山水禀赋,但要加强对外宣传和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副主席邓一光建议在柴埠溪景区修建土家民俗文化博物馆,让游客感受和了解土家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活态载体。记者何作家们在感受柴埠溪神奇自然风光时,还深入了解当地山歌、南曲、故事传说等民间文艺,领略土家“抬笼”、“十碗”等饮食文化和民俗,以丰富创作源泉。
9月9日至11日,自治县文联与后河管理局承办,由宜昌市文联和市作家协会联合在五峰举办“秘境后河”宜昌小说创作研讨会?;嵋槿衔胄率兰鸵岳?,宜昌和五峰的小说创作处于相对鼎盛的发展时期,作品呈现出多彩繁复的风格和弘扬作家个性的属性,营造出多种小说创作风格并存的良性文学生态。
2005年7月,举办“首届全国著名作家柴埠溪采风笔会”,全国20多个省市及《人民日报》等数十家媒体的作家、记者100余人参会,记者和作家们还深入到村寨了解当地山歌、南曲、故事传说等民俗文化和民间文艺。
2012年7至8月,为纪念中国民间故事家刘德培诞辰100年,自治县先后举办刘德培雕像揭幕仪式、刘德培传世作品新版《新笑府》出版发行和200名民间故事人比赛的刘德培民间故事演讲大赛等系列活动。省文联、华师大及宜昌民艺专家专程到五峰参加纪念活动。
2014年6月,长篇历史小说《武陵王》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由省民宗委、省文联、省作协、省文艺理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小说研讨会在武汉召开。与会领导、专家对《武陵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填补了我省少数民族长篇巨制小说创作的空白。
2014年10月,大型土家风情歌舞《我在茶乡等你来》,首次参加中央民族歌舞团“光荣绽放”秋季演出季活动。同时,这台节目在宜昌市首届艺术节上获得“文华”大奖,并摘得编导、灯光、舞美、音乐、服装、表演等6个单项奖中的4个一等奖。
2014年,个人专著出版势头强劲。王永红《评说<享受父爱>》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是五峰第一本文学评论集。王永红古风诗歌《抱朴斋诗选》(第一辑)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收录作者100多首诗歌。方一方创作的《埠上众生》在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收录了作者近十年创作的反映风土民情、时代变迁和特性人物的28篇美文。谢群山“诗散文”专著《行走之树》印刷修订本。方一方歌词集《我的茶乡,我的土家》在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收录了词作家100多首歌词作品。
2015年3月,“五峰土家茶文化博览园”获得湖北省第三届“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奖。
三、主要成果
1978年至1991年,全县业余作者在中央和省级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艺作品640余件,其中46件获奖。
1989年由刘德培口述、王作栋整理的《新笑府》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饮誉全国文坛。该书1999年再版。1991年8月成立刘德培研究会。
1989年10月,五峰土家族业余作家张祖诚、师帅被载入《土家族文学史》予以推介。
自1991年开始,季卫民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今日湖北》等数十家报刊发表艺术图片数百幅。
1995年,周长军的国画《牧归图》获首都博物馆主办的“庆祝建国45周年海内外书画大赛”银奖;国画《绿满土家》、《山韵》等4幅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纪念《延座讲话》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
1995年9月,王永红出版短篇小说集《绝景》(广东人民出版社),系五峰第一部正式出版的个人文学书籍。
1995年,方一方、曾庆福撰写的《丰富的艺术遗产,深厚的文化底蕴》一文,获得宜昌巴楚文化理论研讨会论文奖,次年获得宜昌首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被选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跨世纪战略文选》一书;方一方的《土家族习俗沿袭和孔子美学思想》入编《巴楚文萃》公开出版;季卫民的《论柴埠溪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参加由省市炎黄文化研究会丛书和《中国新旅游区指南》一书;王永红的《阿凡提杜老幺定司马民族》入选三峡丛书《巴楚文萃》;廖崇刚的《土家族白虎图腾崇拜溯源》获得首届巴楚文化研讨会二等奖,并收入中国三峡出版社《巴楚文化研究论文集》,其论文《土家婚俗哭嫁习俗探讨》参加全国社科成果交流大会;郑年忠在《中国音乐教育》等杂志发表音乐研究论文数十篇;胡德生获得省文化厅、省文联、省民委颁发的《湖北省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撰成果二等奖。
1997年—1999年全省民族民间文学三大集成工作“屈原奖”评选中,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等四单位授予刘德培一等奖、胡德生二等奖、王永红两次三等奖。王永红主编的故事集、胡德生主编的歌谣集、王华武主编的谚语集都获得省编委好评。故事集被省编委会评价为“编的好”是“又一新成果”。
1998年10月,刘德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十大民间故事家”称号。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办事处曾先后四次派出专家实地考察。
1999年,王永红的小说集《子虚村纪事》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2001年获得湖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学奖提名奖)。
1999年11月,由方一方作词、许传登作曲的男声表演唱《咂酒歌》,荣获文化部主办的全国第九届群星奖金奖。
2000年3月,刘德培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民间文艺首届成就奖“山花奖”。被誉为“山中奇才、国之魂宝”,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农民文艺家。
2000年12月,刘德培老人逝世。前后整理出他心记口传的民间故事512则,谚语、歇后语2000余条,谜语800则,民歌2000首,皮影戏文5本以及数百万字的民俗文化资料。
2001年,民族器乐《土家溜子》荣获第二届全国“蒲公英”杯国家少年儿童艺术大奖赛银奖。
2001年,由自治县和市文化局联合创作的少儿歌曲《鸽子花》,由中央电视台拍成MTV,在综艺频道连续播出30多次。
2001年9月土家民间器乐《打起溜子迎稀客》,荣获全国少儿“蒲公英”(音乐)大赛银奖。
曾庆福书法作品多次在省级、国家级大赛中获奖,曾获得中国首届硬笔书法大赛二等奖,全省书法大赛一等奖,并在国内外参展获得好评,被艺术展观收藏。
在全国民间文艺集成工作中,许传登搜集的170多首民歌编入《中国民歌集成卷》并获奖。
2002年《鸽子花》名列湖北省申报全国“五个一工程”文艺作品之首。
2002年,闫刚的小说集《圣手》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五峰第一本中短篇小说集,此前,闫刚已在《人民日报》、《长江文艺》、《清明》、《芳草》、《百花园》等报刊上发表作品40余万字,并有多篇评论见诸报刊。
2002年,尹杰的《浅谈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法律保障》参加省图书馆学会年会,获得三等奖
2004年10月,由县文联牵头、县文体局和民族宗教事务局合编的10卷本“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艺丛书”出版( 湖北人民出版社),丛书近300万字。
2005年12月,由县文联与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文体旅游局合编的10卷本“吊脚楼文学丛书”出版(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年2月,取材于五峰民间传统舞蹈形式,加以创新编排,由我县柴埠溪景区艺术团表演的传统民族舞蹈“土家板凳龙”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小崔说事·春节大联欢》中播出。
2007年4月,由王永红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全书·湖北五峰卷》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33万余字。
2007年6月,自治县民间音乐“五峰打溜子”、“薅草锣鼓”、民间舞蹈“土家族撒叶儿嗬”、曲艺“南曲”、民俗“五峰土家族告祖礼仪”等5个项目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列入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2年,内刊《柴埠溪》(2011年起改为季刊)被湖北省文联评为全省文联系统内部优秀文艺期刊。
2012年,县歌舞剧团创作排演的大型纪实舞台剧《土家妈妈——罗长姐》参加湖北省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大奖,并代表省军区赴广州参加巡演。
2013年6月,《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学艺术成果奖励办法(暂行)》出台,设“文学类”和“艺术类”两大类别,每两年评选一次。该奖系县政府设立的文艺类最高奖。
2013年10月,由自治县文化馆组织排练的《五峰板凳龙》大型广场舞蹈,随湖北代表团到青岛参加全国十艺节,一举夺得全国群星奖金奖,实现了五峰群星奖零的突破。
2013年,历时三年、约70万字的《中国民俗志·湖北五峰卷》通过终审。
内刊《柴埠溪》(见本网“文艺期刊”专栏)
注:2013年10月之后的重要活动、重要成果、艺术家介绍等,大部分发布在“文艺资讯”专栏中。要了解该县文艺相关信息,请直接在本网“站内搜索”中查询。